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 孙自法)“走中国特色科技创新发展之路,科技强国建设将有机会‘弯道超车’”“建议中国科协在香港和内地科技界之间搭建推进交流融合的桥梁”“建设科技强国首先要成为教育强国”“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就能‘栽下梧桐树,凤凰自然来’”……
正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港澳台代表团和海外代表团多位参会代表接受记者专访,为新中国科技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自豪,为祖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言献策,对中国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与会代表宣读“自立自强 创新争先”倡议书。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国建设科技强国有机会“弯道超车”
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澳门科学技术协进会会长崔世平是这次中国科协“十大”港澳台代表团团长,他回忆说,自己最难忘的就是小时候,中国“两弹一星”研制发射成功,父亲带他到电影院看纪录片,这是他印象中最早接触国家科技发展的事情,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作为中国人,能做出来这个事情,很了不起,表明国家真的自强了,别人不敢随便欺负你了”。
崔世平说,另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成功进入太空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这成功的背后,其实是国家一系列科技进步的结晶和成果展,是国家科技综合实力的体现。中国航天科技最近又有巨大进步,包括嫦娥四号在世界上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嫦娥五号从月面采样返回,天问一号着陆火星等,都是中国科技发展靓丽的成绩单,不断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不过,中国现阶段在集成电路、通讯科技等领域一些关键技术产品、专利还受制于人,这方面,近两年美国举全国之力并拉拢相关国家,打压中国一家民营企业,“这是史无前例的,也让中国科技发展的短板暴露出来”。
他指出,此次两院院士大会和科协大会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加大科技前沿研究力度,将推动国家尽快补齐科技发展短板。
崔世平认为,目前,量子科学领域中国在世界上领先,这也会推动中国特色科技发展之路,来绕开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发展目标一致,但途径可以不一样,可以创新走自己的路,对中国科技发展来说,也就有机会‘弯道超车’”。考虑到科技不同领域也有不同发展情况,他希望再用10多年时间,到2035年前后,中国整体上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
谈及澳门与内地科技合作,崔世平说,澳门科技协进会获澳门特区政府教育局委托编写小学常识教材,中国科协拥有大量国家各方面科技知识材料,希望双方加强合作,让国家最新科技发展科普材料能快速纳入澳门青少年的教材及教辅参考资料,有助于推动对澳门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和爱国教育。
此外,中西交汇的澳门是“一国两制”的典范,国家给澳门定位是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他建议中国科协多考虑优先选择澳门举办国际性或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性学术会议以及全国学会年会等,利用澳门独特优势,服务好国家所需、科协所需。
建言中国科协为香港和内地科技界搭建桥梁
香港海外学人联合会名誉会长、香港理工大学前教授阎洪说,这次两院院士大会和科协大会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并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一点是令科技界非常振奋,我非常看好”。
他还特别注意到此次会上提出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认为这可以将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的市场经济和举国体制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估计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可能会成为一个世界模式”。
阎洪指出,中国现阶段科技发展暴露出以计算机芯片为代表的短板,表明中国科技一些基础研究领域的原始创新做得不够,而基础研究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这些年里“欠的一个债”,也存在体制机制方面问题,即中国现在对科研人员及科技成果的评价体系尚不科学,“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基础研究的发展”。他建议加强科技评价体系和回报体系改革,推动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和原始创新加快发展。
针对香港与内地科技合作话题,阎洪表示,香港海外学人联合会之前与内地开展的科研基础和应用项目合作一直比较零散。他希望中国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联系国家的桥梁和纽带,今后能加强推动与香港科技界的融合发展,为香港特区和祖国内地科技界之间搭建起交流融合、互利共赢的桥梁。
他说,香港特区地方虽然小,但区位优势明显,人才聚集,有两院院士20位,并拥有全中国国际化程最高度的环境,香港的高校也产出大量科研成果。因此,中国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学术共同体,应该为香港和内地的科技交流合作搭建桥梁与纽带,“把国家的需求告诉香港科技工作者,把香港科技工作者遇到的问题,提到国家层面来解决”。
香港与内地科技合作之桥有效运行后,包括香港高校在内之前很多束之高阁的科研成果,就有可能通过内地庞大的市场空间寻求转化、应用和实现产业化的机会与潜力。
阎洪表示,推动香港与内地加速科技融合,实现科技合作共赢,对香港特区和国家发展都有好处。香港海外学人联合会愿意在中国科协与香港科技工作者搭建桥梁过程中,提供相应服务并发挥积极作用。
建设科技强国首先要成为教育强国
“对比十年前,中国科技发展变化非常非常大。”中国科协“海智计划”特聘专家、浙江省政协委员金星第一次参加5年一次的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是2011年,他说,这10年,中国科技很多方面、很多领域都实现0到1的突破,“现在主要面临怎么尽快把1变成100的问题,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是时间问题”。
金星认为,实现0到1的突破之后,再从1到100需要把很多科研资源整合到一起来推动,其中,高技术离不开人才,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把人才资源整合起来,人才方面要自主培养和国外引进相结合。因此,解决了从0到1的关键突破之后,从1到100中国还要继续扩大国际合作,这样才能高效高速发展。
他指出,目前,中国科技有些方面,比如光刻机、高端芯片等关键核技术领域尚未突破,还在0到1的路上,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原始创新,加快补齐科技发展短板。
金星特别强调,基础研究、原始创新都需要通过教育和培养科技人才来实现,因此,中国建设科技强国,首先一定要成为教育强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才有了,科技强国建设才有根基,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里所说的教育不完全是义务教育,也包括大学、企业教育。
他期待中国加速基础科学研究关键突破,加强原始创新,推动应用研究,尽快并将应用技术和产业化发展有效紧密结合起来,为科技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积聚人才:“栽下梧桐树,凤凰自然来”
中国科协“十大”海外代表团团长、日中科学技术文化中心理事长巨东英表示,当今中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让海内外华人华侨更加坚定了对中国发展的信心。
虽然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打压中国过程中,也暴露出中国目前科技方面一些短板,特别是在光刻机、高端芯片等领域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一些“卡脖子”现象,但这也让中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加清醒——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应该更加下大力气创新,建设科技强国,也还需要脚踏实地继续创新奋斗。
该怎样加强原始创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巨东英认为,科研工作是一个非常踏实的工作,它需要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爆发出新的想法和技术思路,最终形成核心技术产品,创新则要有耐心、有恒心,脚踏实地持之以恒。
在这个过程中,人才是最主要的,需要加强人才积聚,中国科协“海智计划”的工作,就是努力汇聚海外华人华侨以及愿意对华合作的外国科学家,与中国科研机构和科技工作者携手合作,共同推进科学技术创新突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服务。
巨东英迄今已在日本工作35年,他表示,中国市场很大,发展很快,科技发展应用领域优势明显和潜力巨大,营造好的科研环境,就能广泛吸引国际科研机构及科学家,为各自科研方向、科技追求目标来华开展合作,正如中国古话所说“栽下梧桐树,凤凰自然来”。同时,中国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到国外打造研发基地,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更多吸引海内外科技人才汇聚,推进科技强国建设。
他还特别提醒,创新后续还有创业,目的是要做出创新产品并实现产业化服务社会,所以,栽下的“梧桐树”要将创新创业环境融通一体,营造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关于中国科技强国建设,巨东英认为首先要找弱点、补短板,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等科技发展全链条强起来,并实现全员劳动生产力整体大幅提升,才能建成科技强国。他估计还要用10多年时间,到2035年左右,中国就能基本实现科技强国目标。(完)
编辑: 审编:admin
中华爱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华爱心网” 域名:ChinaLoveNe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爱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华爱心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华爱心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中益云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