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教共体、医共体:依托“沙坪坝,老师好!”“沙坪坝,医生好!”品牌,让优质教育 - 科教文卫 - 中华爱心网_爱心满世界
首页 > 科教文卫 > 正文
做实教共体、医共体:依托“沙坪坝,老师好!”“沙坪坝,医生好!”品牌,让优质教育
时间:2025-03-13 17:05:59  来源:上游新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重庆市沙坪坝区是全国远近闻名的科教文卫大区,辖区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富集,“沙坪坝,老师好!”“沙坪坝,医生好!”品牌深入人心。

那么,沙坪坝区是如何依托“沙坪坝,老师好!”品牌,推动优质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让高质量教育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进一步擦亮“沙磁教育”金名片?沙坪坝区又如何依托“沙坪坝,医生好!”品牌,整合区域各级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让优质医疗服务下沉到老百姓身边?

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沙坪坝区委书记祁美文接受了上游新闻的专访。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沙坪坝区人民医院共建肿瘤规范化诊疗基地签约仪式

让高质量教育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

上游新闻:我们都知道,沙坪坝区有着深厚的教育传统和悠久的教育底蕴,如何利用好教育优势,推动区域优质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让高质量教育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

祁美文: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重庆时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重大论断,赋予了重庆“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的重大任务。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建立健全更加合理高效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沙坪坝区是重庆的中心城区,推动公共服务均衡化,持续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是我们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重要内容。

沙坪坝区人民医院医共体成员单位医务人员共同参加业务培训

重庆一中校长唐宏宇(左一)到教共体成员单位重庆七十一中学校指导办学

教育一直都是沙坪坝最闪亮的名片,是我们最基本的特征、最显著的优势、最独特的气质。沙坪坝有大学16所、中小学幼儿园265所,有教师2.7万人、学生40万人。这其中就包括重庆一中、南开中学、重庆七中、凤鸣山中学、树人小学、沙坪坝小学等全国知名中小学12所,是全国西部地区教育资源最优质、最富集的区域。如何把这12所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到全区265所学校?我们的思考就是,通过建立一个紧密型的“教共体”,着力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

我们全面贯彻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教育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以“教共体”建设为核心抓手,围绕推进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教学教研、人才培养、考核评价等“5个一体化”,实施红岩铸魂、扩容增位、全域优质、名师名家、尊师惠师、赋权提能、科教融合、数字赋能、沙磁护学等“9项计划”,推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全民、优质均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满意度。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课程中心负责人祝林华为教共体单位青年教师开展培训

我们让优质名校孵化出更多新优质学校。主动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大力实施“全域优质计划”,以品牌覆盖、资源共享、质量提升为牵引,聚焦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3个学段衔接,用3年的时间实现“教共体”所有学校全覆盖,以3年为一个周期实行准入退出,即“3段全衔接、3年全覆盖、3年一周期”的“3个3”的推进思路,努力实现优质品牌“百花齐放”。我们已经启动了首批12个教共体打造,实现优质名校举办领办区内成员校58所,教共体内各学校在特色发展、校园文化、学科建设、教研活动、教学协同等方面实行深度捆绑,真正实现利益共享、荣辱与共的共同体。同时,我们加快新兴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补齐局部教育资源短板,新改扩建学校15所,新增优质学位3.8万个,确保学位紧张区域“每个适龄儿童少年都有一张课桌”,逐步形成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优质特色、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的格局,人民群众在“家门口”都有好学校。

我们让新优质学校公平惠及每一个孩子。加强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强化优质带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推动管理变革提效,实行总校长负责制,总校党组织书记兼任教共体总校长,聚焦教学、德育、科研等关键管理岗位,促进学校优秀领导人员交流轮岗,形成权责明晰、条块统一、扁平高效的管理格局。推动师资变革提能,实施教共体内教师统一招聘、统一培训、双向交流,聚焦主干学科、薄弱学科、特色课程开发等需求,总校和成员校互相遴选教师跨校任教、跟岗学习,促进骨干教师区域内统筹调配。推动教学变革提质,实行教学常规统一管理、教学监测同步实施,打造由学科名师、市区级骨干教师主持的学科工作室30个,推动课堂教学、校本教研、课题研究等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校际间教学、教研紧密融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愿望。到2027年,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265所中小学幼儿园、惠及15万学生。

树人小学副校长杨荣涛在教共体成员单位二塘小学上示范课

我们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切实把数字重庆建设的思路、理念、方法、手段落实到教育领域,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实施“人工智能+教育”行动,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打造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分批设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迭代升级优化现有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推进国家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建设,探索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教学的有效途径,推进智慧课堂、双师课堂、云课堂等融合应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让每个孩子个性化学习全面发展得到充分保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升行动,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以“育苗计划”激发中小学生科学兴趣与实践能力,以“雏鹰计划”强化高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技能,以“脱颖计划”选拔培养具有突出才能的学生。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实现在家门口看好病的愿望

上游新闻:与教育一样,沙坪坝区医疗卫生底蕴也同样深厚,是全国有名的医疗卫生大区,如何整合区域各级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为老百姓实现在家门口看好病的愿望?

祁美文:医疗资源是沙坪坝重要的优质资源、突出的比较优势。我们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58家、医院52家,共有各类医护人员1.6万余人,特别是集聚三级医院8家,这其中既有西南医院、新桥医院等全国50强的顶尖综合医院,也有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全国排名前20的知名专科医院,烧伤、肝胆、感染、呼吸、心血管等8个专科稳居全国前10,是全国西部地区的医疗高地。如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有效解决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散小弱等问题,是我们思考比较多的问题。我们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通军地共建、校地合作的堵点,加快打造紧密型“医共体”,更好满足群众多元多样的健康需求。

我们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全市卫生健康大会精神,以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健康生活的新期盼为努力方向,以建设紧密型“医共体”为抓手载体,深入开展名院名科创甲、名医名家引育、强基惠民提标、中医药传承创新、数智健康增效、公共卫生提能、健康产业集聚、城市治理助医、红岩医者铸魂等“9项行动”,持续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全面提升全区医疗服务水平,让群众健康更有“医”靠。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到医联体成员单位临床查房

我们让群众在小医院就能看到大专家。构建“6家三甲医院+4家区属医院+21家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紧密型医共体,创新“牵头医院专家制度性下沉”机制,以“造血式帮扶”为核心,通过专科共建、教育培训等多种方式,推动大医院专家定期到基层医院开展坐诊、查房、手术、带教等业务,带动科室管理、人才、技术、科研综合实力整体提升,推动形成大院带小院、名医带高徒的格局。深化“市聘区用”“区聘镇用”机制创新,完善与医联体、医共体相适应的职称晋升办法,打通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研修、交流培训通道,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让小医院也能出大专家。

我们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治好小病痛。创新“知名专家号源社区直挂”等模式,缓解群众因“小病大医”而引起的优质医疗资源紧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空置现象。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模式,强化医联体、医共体成员单位间患者就诊信息共享、电子病历互通、检验结果互认,推动医共体联合建立区域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诊断“4大诊断共享中心”,对一些大病重病和疑难杂症,邀请上级医院进行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诊断以及远程多学科会诊、疑难病例讨论,为患者提供精准化诊疗方案,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今年辖区三级医疗机构市外就医诊疗率将达到18%以上。

我们让群众拥有自己身边的健康管家。围绕做好群众日常健康管理服务,推进“15分钟健康服务圈”建设,创新打造“红岩家医”品牌,组建165个红岩家医团队,为全体居民在医共体单位建立健康档案;针对慢性病患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每季度开展1次随访、每年开展1次健康体检,力争到2027年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41%以上。全面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建强医育融合联盟,多渠道扩大托位供给,到2027年建成示范性婴幼儿养育照护指导中心,每千名常住人口托位数达4.8个以上。加快推动家庭适老化改造与智能化社区养老服务相结合,扩大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覆盖面,鼓励和支持医养结合企业连锁化经营、集团化发展,打造一流养老服务品牌,到2027年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率要达80%以上。

下一步,沙坪坝区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紧扣重庆“六区一高地”建设和市委赋予沙坪坝的“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阵地,争当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的示范区,争当创新驱动排头兵、内陆开放领头雁”战略定位,践行“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理念,坚持优势优先、特色发展,持续推进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扩面下沉,进一步把“沙坪坝,老师好!”“沙坪坝,医生好!”品牌擦得更亮,让更多老百姓享有更多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成果。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QFU0MV0053469M5.html

编辑:萧培  审编:徐豪

中华爱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华爱心网” 域名:ChinaLoveNe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爱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华爱心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华爱心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中益云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