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
“斑竹满园,制来数杆长枪,维持共产;红花遍地,训练三军大队,保障民权。”这是镌刻在红十一军第三十二师成立旧址、安徽六安金寨县斑竹园镇朱氏祠大门两侧的一副楹联。初夏时节,鸟语花香,朱氏祠堂前的斑竹在风中轻轻摇曳。5月11日,记者踏上了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这片“英雄地”,切身体验“红旅融合”如何让老区的过去与现在血肉相连,对老区的生活与精神风貌又产生了何等深刻的影响!
作为豫东南地区第一支红军部队的诞生地,金寨斑竹园镇曾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里,7位开国将军、2000多名革命烈士载入史册,现存的30多处红色遗址成了不可复制的宝贵精神财富。
“老区要变样,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产业发展。”斑竹园镇文化站站长李大维告诉记者,近年来,为了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发展动能,斑竹园找到了“红旅融合”这条新路。
在斑竹园红色教育基地,记者见到了负责人阮怀军。2021年底,他从合肥来到斑竹园,接手了红色教育基地的运营工作。为闲置的校舍涂上迷彩,将既有的教室改造成“营房”,架子床上的被褥叠成“豆腐块”,报告厅里的桌椅摆得整整齐齐——如今,斑竹园红色教育基地正静静迎候下一批驻训者。
“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红旅融合的路子到底应该怎么走?”
面对记者的提问,阮怀军的回答信心满满:“虽然基地暂时受到了疫情影响,但红色研学培训作为未来文旅发展的大趋势从未改变。”阮怀军的信心源自既往的数据——自投入运营以来,斑竹园红色教育基地的军事夏令营、红色研学、国防教育等培训项目已累计吸引了200余批共5万余人。
“今年,我们计划再改造一批‘营房’,以满足不同培训人群的需求。”隔着操场,阮怀军指着远处的一栋闲置校舍向记者表示。
除了红色教育基地,在斑竹园,2.5公里的“红军栈道”和75米的“红军吊桥”,贯穿于立夏节起义烈士纪念园、红十一军第三十二师成立旧址,共同构成了一条红色精品旅游线;“先锋馆”内,7位开国将军的先进事迹引领着游人走进那段远去的革命岁月;新建的“红印·斑竹园”小镇客厅则成了集中展示斑竹园红色历史的窗口……
以“红旅融合”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进而改变老区山乡面貌——发生在金寨斑竹园镇的故事,是大别山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发展的一帧剪影。而在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以党建引领“红旅融合”则成了当地发展的秘诀。
在独山,1.7公里的长街上坐落着全国罕见的苏维埃时期集党、政、军、文、教、司法于一体的县级机构旧址——这里便是全国闻名的独山革命旧址群所在。
“以前走在这条街上,抡一棍子下去,你都砸不到一个人。现在,我们已经有了160多家商铺了!”安徽将之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符凯笑着向记者介绍,“这多亏了党员商户的示范带动作用。”
2019年起,裕安区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打造了这条党建示范文旅特色街,其中就有5家党员经营店和10家党群共建店。“凭借‘党建引领’‘党员承诺’等方式,党员经营户把街区诚信经营、餐饮安全、放心消费的品牌打出去了,来的客人也渐渐多起来。”符凯说。据统计,2021年,独山镇年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
红旅融合,为老区群众带来了更多工作机会,让老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那些生活在老区的老人、孩子又由谁来管,过得怎么样呢?
在金寨斑竹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记者见到了工作人员柯静,她同时也是一名斑竹园志愿服务工作者,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在朱氏祠、立夏节起义纪念园等革命旧址为游客提供义务讲解服务。2020年4月初的一天,一名叫肖桂梅的妇女找到了柯静:“柯同志,我会做鞋,能缝补,不知道能不能为镇里的老人们帮些忙。”
“太能啦!”在柯静的组织策划下,一个名为“温馨小布坊”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出现了。每周五下午,都会有志愿者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镇上的老人缝缝补补。两年过去,经过柯静不断招募,“温馨小布坊”志愿者也从1个人增加到了13个。
“温馨小布坊”“花甲理发”“爱心早餐”“夕阳红艺术团”……志愿服务群体的一份份善意,化解了老区特殊群体的一个个困难。如今的斑竹园,已经拥有了助学支教、医疗健身、法律服务等10支志愿服务队伍,覆盖全镇10个村,参与成员过千人,而柯静本人也入选全国“阳光工程”优秀志愿者。
“在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基因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奉献精神是老区群众与生俱来的!”柯静说。
编辑: 审编:admin
中华爱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华爱心网” 域名:ChinaLoveNe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爱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华爱心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华爱心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中益云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