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是善行的火把,是文明的象征,是推动社会文明前行的旗帜。在这一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南京江宁区广大志愿者响应号召,逆行而上,用自己的微光照亮“抗疫路”,更是有不少“00后”用星星之火的力量筑牢“安全墙”,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新手“上岗” “冲锋陷阵”有“金盾护体”
2002年出生的梁伟豪是南京江宁街道铜井人。7月初,在山东念大一的他放暑假回到家乡,报名当了志愿者。7月4日,他在江宁街道新铜社区“上岗”,一群同样年轻的志愿者小伙伴来到社区,与他并肩站在了抗疫第一线。
7月24日,第二轮核酸检测开始。当天傍晚,穿上防护服,戴着防护面罩,帮居民扫码登记信息的他,心里担心着“也许下一个登记者就是阳性”,手上的活儿却丝毫没有停。“因为再危险这些事总要有人做,我年轻,我打过疫苗,我有‘金盾护体’。”梁伟豪是在山东注射的疫苗,绿色健康码四周有一圈金边。
7月25日凌晨3点42分,一天的核酸检测工作结束了,回家洗漱完已是凌晨5点,伴着第一缕曙光,他沉沉睡去,2小时后又被闹钟唤醒,8点赶到铜井中学开始第二天的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这一忙就到了傍晚。
“我连高考复习都没这么辛苦,人生第一次熬夜就献给了志愿服务工作,不过累并充实着。”梁伟豪笑了,眸子清澈明亮。
第一次穿防护服 手套里能倒出汗水
同在2002年出生的吕睿杰是梁伟豪的“发小”,就住新铜社区。7月25日,他在社区群里看到紧急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立刻报了名。
19岁的志愿者吕睿杰正在提醒社区居民戴口罩、不要聚集。
“我已经19岁了,我觉得我应该做些什么。”他说。
去年疫情发生时,吕睿杰还在念高三,从网上看到志愿者的事迹,他非常感动。今年,他第一次穿上防护服,就像去年新闻中那些志愿者一样。
每天,小伙子们顶着烈日,穿着蓝色的防护服,不停穿梭于小区各个角落。新铜社区位于新铜花苑内,小区有100多栋楼,没有电梯,志愿者每次上门测量体温都要来回走上一个多小时,攀爬于不同楼层之间,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下是早已被汗水浸湿的衣服,回来后,手套里都能倒出汗水。
受资助大学生坚守抗疫一线
疫情发生以来,不少大学生主动报名当志愿者,成为抗疫一线的生力军,21岁的张兴旺就是其中一员。他从小在江宁街道新铜社区长大,曾受过社区商会资助,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名,努力当好疫情群防群控的“战斗员”“保障员”,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电话给居民核对数据、核酸检测现场进行数据扫码采集、每日为8户居家隔离人员提供上门服务……炎炎烈日下,张兴旺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不停在小区穿梭,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下是早已被汗水浸湿的衣服,但他从没有一声抱怨。
“社区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参加疫情防控,我义不容辞。”张兴旺说。在核酸检测现场,张兴旺协助工作人员维持秩序,一站就是一天,反复提醒大家遵守秩序,戴好口罩。居民做完核酸检测,为了保证“不漏一人,不缺一人”,张兴旺还与社区工作人员及其他志愿者一起,打电话询问居民是否做过核酸检测。“怎么又打电话来问?上次不是刚问过。”面对这样的质疑,张兴旺选择耐心解释,让他们了解社区心系居民健康的真切用意。他说:“新铜是我的家,我从小在这里长大,这里有我的家人,社区曾帮助过我的学习生活,现在我有能力了,应该为疫情防控工作出一份力。”
编辑: 审编:admin
中华爱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华爱心网” 域名:ChinaLoveNe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爱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华爱心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华爱心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中益云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