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推动非遗职业教育 让校园成为非遗文化传承阵地 - 益点快讯 - 中华爱心网_爱心满世界
首页 > 益点快讯 > 正文
山东:推动非遗职业教育 让校园成为非遗文化传承阵地
时间:2021-09-07 09:36:55  来源:网络

9月开学季,伴随着凉爽的秋风,学生们回到校园。在山东,吸引青少年走进课堂的除了常规文化课程,还有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活动。得益于山东省财政支持,通过打造特色课程、推动非遗职业教育、鼓励传承人到校园当客座教师等方式,山东多地校园成为非遗传承阵地,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推出成熟的课程教学体系

2015年开始实施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明确,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中小学校等教育机构设置非遗课程、建立教学和研究基地,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遗学校,培养、培训非遗人才,开展非遗传承、传播和科学研究工作。

位于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是吕剧的发源地之一,吕剧在当地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群众基础。为更好地传承发展这一地方剧种,东营市坚持吕剧艺术传承从娃娃抓起,在山东率先开展“吕剧进校园”活动。2018年,东营市委宣传部联合财政、文旅、教育部门出台《东营市吕剧进校园实施方案》,提出结合吕剧振兴工程,以吕剧为重点,兼顾京剧等其他剧种,采取开设戏曲课程、优质演出进校园、开展校园戏曲活动等多种形式,在全市学校组织戏曲进校园活动。

也是在2018年,东营市开始在部分学校试点先行开设吕剧课程。当地召开了《吕剧艺术》校本教材研讨会,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编写教材。如今,当地已实现吕剧等戏曲进校园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全面实现全覆盖。

一套成熟的课程教学体系,既是吸引孩子们走近非遗的卖点,也是确保非遗进校园效果的看点。2017年,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工作的实施意见》,确定共同开展“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工程开展4年来,在济南,30余种非遗项目纳入教学体系,非遗传承人进校园长期授课。截至目前,当地非遗校本课程覆盖学生1万余人次,形成了一校一特色、深入普及、文化育人的非遗教育新格局。

探索非遗职业教育模式

加强高校非遗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是推动非遗传承科学化、规范化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提升非遗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威海职业学院充分利用威海非遗资源,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主动对接政府、学会以及民间艺人,共同构建了非遗传承育人新模式。2017年6月,威海职业学院非遗学院揭牌,引进剪纸、锡镶等10个非遗项目,并设立了10个工作室。2018年9月,成立威海锡镶技艺卓越工匠班,标志着非遗技艺传承从兴趣爱好培养转向专业技艺深度传承。2019年11月,威海市非遗研究与传承基地在威海职业学院揭牌,标志着非遗学院从单一的非遗技艺传承转向研究与传承并重。

威海职业学院在重视非遗保护传承的同时,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育人功能,探索形成了“传承、生产、研究”非遗保护三条途径,让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威海“活化石”焕发新气象。该校锡镶卓越工匠班设立后,通过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传承技艺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构建了“人文素养+技术技能+职业态度”的现代师徒传习体系。

近两年,威海职业学院还积极出台支持政策,鼓励教师、导师深入开展非遗项目研究,发表论文著作,编写教材,有效调动了师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非遗职业教育在山东其他地方也深受关注。比如潍坊昌邑市文化和旅游局提出,今年起,昌邑市将重点抓好非遗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探索推进非遗职业教育,抓好非遗传承、增强非遗生命力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名家进校园”传承非遗

加大非遗师资队伍培养力度,提高传承人讲故事的水平,有助于拓展非遗传承的覆盖面。

过去5年,滨州市对全市非遗传承人进行科学管理和培训,滨州非遗传习坊传承培训工作稳步开展,200人次受益,为优化非遗进校园课程设计提供了人才保障。

新学期伊始,在高密市姜庄小学的非遗大讲堂,学生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进行扑灰年画的制作。学校美术教师王积华介绍,国家级非遗项目扑灰年画是姜庄独有的年画品种,题材广泛,寓意吉祥、喜庆,学校开展非遗进课堂活动以来,学生们特别喜欢。“我们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就是要让更多的孩子接触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让他们来传承和弘扬民族技艺,同时优化了学校的艺术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王积华说。

近年来,高密市创新育人机制,大力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工程,以茂腔、扑灰年画、剪纸、泥塑等非遗项目为依托,对20多种传统文化项目进行挖掘,在38所中小学开展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活动中,聘请60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专家艺人,开展“名家进校园”活动,定期到校进行教学指导、开设讲座、现场演示,让学生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形成了新的教育特色。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山东将鼓励各地探索非遗融入校园的新方式,通过整合资源,实现文化遗产在校园的科学传承。(记者 苏锐)

编辑:  审编:admin

中华爱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华爱心网” 域名:ChinaLoveNe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爱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华爱心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华爱心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中益云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