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上午,志愿服务公益创业研讨交流会在京举办,专家通过现场交流的方式,围绕志愿服务与共同富裕、志愿服务公益创业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专题发言和互动讨论。研讨交流会同步进行了网络直播。
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党委书记张朝晖主持了主题发言环节。张朝晖在发言中说,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近30年来,共青团做了大量的探索实践。未来社会发展有巨大的社会服务需求,通过志愿服务发现社会服务需求,通过公益创业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的志愿服务,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积累创业经验,助力实现中国梦的有效路径,需要理论专家和实务工作者共同研究。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丁元竹作了《探索新阶段新发展的志愿服务事业》的专题发言。
丁元竹表示,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要“两坚持四探索”,即坚持党对志愿服务事业的领导,坚持社会广泛关切的问题导向,探索资本与非资本资源的结合、探索市场与社会机制有机结合、探索大众化与专业化有机结合和探索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和作用。志愿服务公益创业领域的实务者要坚守社会责任底线,学者要努力夯实基础理论的功底,实践和理论都要拓展国际视野。同时,还要深刻认识志愿服务的特点,处理好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理论先导,完善绩效评估方法与机制,既要重视直接产出,更要重视间接产出,同时将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效果的评价过程中,既能看到经济效益,也能看到社会效益。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研究所副所长金锦萍作了《认真对待志愿服务,促进共同富裕》的专题发言。
金锦萍表示,我们在讲商业创业的时候,前面不用加“商业”俩字,直接说创业就可以了。那为什么在谈公益创业时,前面要加“公益”两个字呢?这意味着原来对创业的理解太狭义化,也就是说,原来的创业只有商业创业,甚至把上市看成成功的标志。但实际上在社会领域里,创业有的时候并不是把自己作成一个最大的组织体,可能把自己做没了(解决了相关问题)才是最大成功。当把“公益创业”跟“志愿服务”放在一起时,很可能是我们因为志愿服务发现了某种社会需求,然后发现引入新的机制能够更好的提供服务。她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考虑如何把财产、资产转化成服务,让大家共享,这是下一步要进行的艰巨任务。对全社会来说,让公益创业来激发社会服务的蓝海,这对中国未来而言,不仅仅是解决就业问题,更能全面提升我们的富裕程度,让我们的民众真正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享受到共同富裕的红利。
上海财经大学讲席教授、商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创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志阳作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志愿服务与公益创业》的专题发言。
刘志阳认为,志愿服务公益创业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共同选择,是慈善资本、社会资本和商业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同时也是每个志愿者的人力资本提升的根本性需要,是志愿服务全面融入经济社会的社会创新结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种路径。他表示,志愿服务面临三方面的阻碍和限制,即缺乏足够的资源支持,特别是资金的支持;缺乏必要的能力支持;区域文化和地方社会认知在志愿服务中的偏见。同时,志愿服务公益创业也将面临混合身份管理、混合目标管理、混合策略管理和混合投资管理等问题的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MBA教育中心导师刘帆作了《从0到1:孕育志愿公益创业“长青”的基因》的专题发言。
刘帆表示,公益创业是公益模式验证和升级的过程,要以从0-1的思维验证两个匹配,一是社会问题跟解决方案是否匹配,二是产品跟市场是否匹配。同时,这种模式要坚持第一性价值,不求大而全,但求小而美,其功能足以解决受众群体的某一个痛点。他建议,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公益价值为中心和“志愿服务是星星之源”和“市场手段是长青之道”两个基本点,同时一个有特色的公益创业项目一定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行稳致远。
中国青年报社编委兼共青团媒体总监黄勇主持话题讨论环节。他认为,此次参赛项目无论是在资金可持续性上,还是在保持公益初心上,以及在公益创业过程中保持志愿者队伍增长、服务专业性提高上等都有全面的成长,所以在评审过程中难免有“遗珠之憾”。他表示,志愿服务公益创业关键是在“创”上,要“创”出新的模式,尊重和赞赏创意和创新,才能不断地满足社会需求。
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翟雁在讨论时说,与往届相比,本届大赛项目进步了很多,有将近一半的项目是通过市场化的服务来获取资源。她表示,在志愿服务公益创业中,志愿服务是“母细胞”,发展方向是多样性的,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可以对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动力和希望。
北京接力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高向梅表示,公益创业遇到的困难非常多,但核心问题不是资金所能解决的,更多需要的是陪伴成长和资源导入。公益创业项目需要到实地调研考察,了解它的实际需求和所处的领域,包括上下游的创业生态,才能判断这个公益创业项目是否有条件提供赋能支持。
北京中关村互联网教育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丹认为,本次大赛的参赛项目在覆盖范围、科技含量和服务持久性上都有很大的提升。她认为,志愿服务公益创业是对大学生在社会公德、思政理论上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实践和检验,对他们的成长也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她建议,接下来要加大对公益创业的宣传力度,同时加强业态引导并给以相应的创业辅导,让公益创业更有社会价值,更有持久性。
善达网执行总编马广志表示,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的参赛项目呈现领域多元、形式多样和落地性强等特点,但在志愿服务机制建设和项目模式传播上存在不足,这两方面都应该加强。
湖北卓尔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汪素娟表示,此次参赛项目关注领域广泛,一些项目创新性强,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实现了自我造血,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既体现了时代特色和公益价值导向,也体现了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的活力。她认为,志愿服务公益创业由于其特殊性,还需要更多的资源给予、创业指导和政策支持,需要跨界交流合作的平台和机制,扶助他们成长。
据悉,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2015年开始设立,意在探索志愿服务项目持续发展的路径,与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起,都是志交会的重要内容。今年全国组委会秘书处共收到33个赛会单位申报项目338个,最终评出了金奖项目10个,银奖40个,铜奖52个。
编辑: 审编:admin
中华爱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华爱心网” 域名:ChinaLoveNe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爱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华爱心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华爱心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中益云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