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施虽然已经普及,但是个别设施损坏或设置不当仍然给特殊人群带来不便——
莫让小“碍”阻了大爱
□苏报公益守护记者 赵晨民 苏报通讯员 邹耀东 王歆瑶
无障碍设施不单是为特殊人群准备的,更是所有人在遇到困难时,无障碍享受公共服务的必备设施。
如今,在苏城各大公共场所、大型商业综合体,都能看到无障碍设施的身影。记者调查发现,尽管苏州一直是“无障碍建设”的先进城市,但是部分早年建设的无障碍设施因为一些瑕疵,让特殊人群遇到“障碍”。
小细节导致的尴尬
“我们准备上厕所,结果发现商场的无障碍洗手间没有门锁,如果遇到陌生人进来,这该有多尴尬。”需要依靠轮椅出行的王先生,有一次使用苏州高新区某商业体内的无障碍洗手间时,因为门上没有锁感到不便。和王先生一样,部分特殊人群在使用建设时间稍早的无障碍设施时,同样遇到了尴尬。
“我有一次脚骨折了,在医院里坐着轮椅使用无障碍卫生间,结果发现挂东西的挂钩太高,坐着根本够不着。”钱先生说,曾经的尴尬场面让康复后的他记忆深刻。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类似问题并不鲜见。某些商业综合体为了不让“爱心车位”被占用,设置了围栏;部分人行道设置路障阻止电动自行车、汽车进入,导致使用轮椅的特殊人群或者推婴儿车的普通人无法正常通行。
“无障碍设施并非专供残疾人使用的,实际上是为所有人准备的。”因先天性脑瘫导致肢体残疾的李麟青博士认为,无障碍设施可以帮助普通人在遇到困难无人帮助时顺利达到目的。“有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中,有至少15%的时间,是需要照顾帮助或通过无障碍设施保障日常生活的。”例如,旅客在机场提着沉重的行李,如果下楼只能走楼梯,显然会给旅客的通行带来不便。仅仅依靠附近的热心人帮忙,也只是临时解决方案。一旦遇到周边无人时,即便是一个健全人,面对很多小障碍仍然需要花费比平时更多的力气来解决。
在李麟青看来,近年来,随着苏州城市建设的发展,无障碍设施日渐完善。然而,部分设施因为在早年设计阶段忽略了细节,或管理过程中未按照现有标准更新升级,导致无门锁、设施使用不便等情况时有发生。
小问题引发的思考
近年来,李麟青以特殊人群的第一视角,致力于研发无障碍地图。靠着三根能动的手指,李麟青在伙伴们的协助下,不断完善着无障碍地图的内容。
“在这些年的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无障碍设施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设计和管理层面上。”李麟青介绍,在稍早建设的部分无障碍设施中,由于设计阶段部分细节没有考虑到位,导致无障碍设施无论是从普及率还是规范性都有待提升。“比如部分写字楼无障碍设施的数量不够,或者设施建成后受益人群无法实现全覆盖。”李麟青说,从实用的角度,上肢残疾与下肢残疾两类人群的需求点是不同的,如何让一套无障碍设施让各类需求得到满足,需要从源头设计上解决。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已开设了无障碍相关专业,相信不久的将来,无障碍设施的质量将有明显的提升。
“在日常生活中,部分无障碍设施可能因为使用频率低,被挪作他用的情况也存在。”李麟青介绍,一般无障碍洗手间相比普通洗手间单独使用空间会更大一些,常常有些物业公司将这里变成了储物间,甚至上锁变成仓库。还有一些地方设置的无障碍车位,为了不让健全人占用,装上了地锁或者围起了围栏。特殊人群如果需要使用,必须找到管理人员。这种看似保护特殊人群的做法,实际上人为增加了许多障碍。
近年来,随着各职能部门无障碍意识逐步增强,新建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物、人行道、公交站台等无障碍设施达标率逐年提高,但部分不同的物理场景之间缺乏无障碍连通,导致轮椅乘坐者、盲人等特殊群体独自出行时,难以从城市道路进入公共建筑物、从人行道进入公交站台等。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小改变让爱更无碍
上周,“公益守护联盟”成员虎丘区人民检察院协同苏州市无障碍建设促进会成员李麟青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对辖区公共服务机构无障碍设施设置维护管理情况开展调查走访工作。通过对公共服务机构、商业综合体内的无障碍坡道、无障碍洗手间、无障碍电梯等设施开展实地体验式调查,以现场测量结果以及特殊人群的真实体验为依据,向管理单位提出改进方案,为进一步促进辖区无障碍环境改善提供意见和建议。
虎丘区检察院检察官邹耀东介绍:“近年来,苏州检察机关一方面通过扩大‘共护无碍’朋友圈,凝聚共识,引导全社会关注、参与无障碍环境的建设,另一方面,通过沉浸式履职,让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亲身参与无障碍设施的设置改造环节,让无障碍设施更有爱。”此外,苏州检察机关以科技数据赋能的形式提升检察履职质效。如虎丘区检察院协同苏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在苏州市无障碍地图上增设“公益投诉”和“检察公益诉讼”模块,助力履职过程共晓、履职成效共见。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正在稳步推进。”苏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维权处处长孙长春介绍,今年,为充分发挥无障碍建设促进会作用,我市成立无障碍督导队,通过对无障碍设施公共服务进行督导,提出不少合理化整改建议。同时,全市范围内多个无障碍建设项目实施落地。截至目前,“出行无障碍综合服务平台”和“聋人沟通无障碍服务平台”已累计注册及服务近2万人次。在全省率先推出为特殊群体提供私人定制“无障碍网约车”,已累计服务400人次,获得残疾乘客的一致认可。
孙长春表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规范性强。虽然我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不断发展,城市道路、公共服务场所、公共交通等领域的无障碍设施覆盖率较高,但对照人民群众对无障碍环境的需求,还有不少提升之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让爱更无碍。
编辑: 审编:admin
中华爱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华爱心网” 域名:ChinaLoveNe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爱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华爱心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华爱心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中益云融媒体中心)